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师德师风 >> 正文
朱斌海:以德立教守初心 匠心育人担使命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25-11-05    浏览次数:


 在哈尔滨华德学院,有这样一位深耕教育沃土15载的“引路人”:他是党员教师,时刻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他是工学博士、副教授,也是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他头顶“中国机械行业教育教学名师”“国家三维数字化推进先进个人”等荣誉光环,手中握着6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了30余篇SCI、EI及中文核心论文,他就是2025年度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教师朱斌海。从课堂教学到科研攻关,从学生培养到产教融合,朱斌海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用专业与热爱诠释着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守三尺讲台 育时代新人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是朱斌海坚守15年教学一线的信念。作为民办本科高校教师,他深谙学生特点与信息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始终将“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培养放在首位。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他因材施教: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循循善诱,帮他们重拾学习信心;对有潜力的学生,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激发创新潜能。

 为让教学更贴近行业需求,朱斌海积极探索教学改革,践行OBE教学理念,以产业学院联合培养为依托,把企业真实案例搬进课堂,用项目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他还注重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将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近五年主持和参与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3项、一般课题9项,发表教研论文12篇,主编及参编教材9本,更以第一主编身份斩获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优秀教材二等奖,以项目负责人身份拿下该协会优秀课题二等奖。在他的课堂上,知识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

搭竞赛平台 助学生远航

“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关键是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朱斌海始终将学科竞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致力于让学生在竞技中成长。多年来,他手把手指导学生参与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累计斩获奖项60余项,其中不乏国家级一等奖、赛区特等奖等重磅荣誉。在他的带动下,学院近年学科竞赛累计获奖达896项,成为学生提升能力、展现风采的“练兵场”。

 2024年,朱斌海主动牵头,带领团队成功承办“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黑龙江赛区)”“2024和2025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黑龙江赛区”两项教育部白名单赛事,为全省学生搭建了高水平竞技平台。同时,他推动学院开展“一专业一赛事”计划,本学年参与校级及以上赛事的学生超2000人次,实现了竞赛育人的广泛覆盖。因指导成果突出,他多次被评为“省级优秀指导教师”,而他培养的学生,也带着在竞赛中锤炼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朱斌海带队赴广东东莞德力梅赛尔气体有限公司走访调研

促产教融合 谋协同发展

“应用型高校的使命,是为产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朱斌海深知产教融合的重要性,瞄准龙江“4567”现代产业体系,深度参与并管理两所实体产业学院——与世界第二大焊接科研机构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建的“现代焊接产业学院”,以及与数字化工业集团共建的“西门子产业学院”,为校企协同育人蹚出了新路径。

朱斌海在学校与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建的焊接技术与工程英才班开班式上发言

朱斌海参加“哈尔滨华德学院先进焊接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以现代焊接产业学院为例,朱斌海带领团队交出了亮眼答卷:制定中国焊接协会团体标准4项、标准汇编2项、黑龙江省地方标准1项;联合企业培养国际焊接工程师(IWE)资质教师6人、学生98人;共建课程3门、共编教材1本;成功完成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项目(民办学校唯一),并被学校推荐参评省级产业学院。2023年2月,德国企业团走进哈尔滨考察时,该产业学院作为哈尔滨新区唯一被考察的院校,赢得了德国代表团的一致赞许。此外,他还以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评审专家、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国家级裁判员的身份,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提供经验参考,用实际行动架起“学校”与“产业”之间的桥梁,实现了教育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朱斌海用“德”与“行”,诠释了“师德先进个人”的深刻内涵,他的故事,也是哈尔滨华德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成果的生动缩影。未来,学校将以朱斌海等优秀教师为榜样,持续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核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助力龙江产业发展与教育事业进步,贡献更大的华德力量。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学院路288号   邮编: 150025招生电话:0451-88128888

Copyright © 2016 黑ICP备05002782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