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师德师风 >> 正文
【BOPPPS实践者】夏晓英:践行BOPPPS引导模式 助推教学范式革新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25-04-09    浏览次数:


哈尔滨华德学院在2025年相继分四批选派教师参加集团BOPPPS、ISW教学技能培训及BOPPPS微格演练引导员工作坊。通过系统培训,参训教师不仅掌握了BOPPPS模型的设计与实施技巧,更提升了课堂互动、教学反思和创新能力。微格教学演练有效强化了教学实操与引导技能,为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奠定基础。此次培训为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助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接下来我们一起分享夏晓英老师的学习收获。

研修过程与实践

Day 1:理论奠基与教案共创

围绕“BOPPPS有效教学模式与微格教学演练”主题,我和小组成员采用逆向教学设计策略,将BOPPPS框架作为培训载体,创新设计出具有范式迁移价值的转训方案。

在专家指导下,团队聚焦“有效教学的含义”“BOPPPS模型解析”“迷你教学循环实践”三大模块,结合AI协作工具与拼贴画活动,完成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教案设计。

通过跨校小组的方案分享与专家点评,团队吸收多元视角,优化教学环节衔接,最终形成结构化、可复制的转训模板。

Day 2:引导实战与能力进阶

我首次担任第二轮微格演练的“引导员”,负责把控教学节奏、协调小组讨论、记录学员表现。

通过“2star1wish”反馈法与有效反馈原则,我深刻体会到引导员需兼具全局视野与灵活性,要给予教学者充分的支持,既要坚守BOPPPS框架完整性,又要激发学员创新思维。

在“迷你教学循环”环节,我通过专家指导与集体录像复盘、书面反馈与口头点评,逐步掌握引导员进行微格教学演练流程,系统掌握BOPPPS有效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与实践方法;通过“迷你教学循环”实践,我从教学者向引导者转变的过程中,也实现了经验者向反思性实践者的角色转型。

心得感悟与收获


此次研修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淬炼。通过BOPPPS六要素(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的拆解与重组,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设计需紧扣学习成果导向,避免碎片化知识堆砌。

引导员的“脚手架”角色让我明白,优秀的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学习过程的精心设计。

从“经验依赖”到“刻意练习”的转变是本次研修的最大突破。无论是教案设计的迭代打磨,还是引导反馈的即时调整,都让我意识到教学改进永无止境。

手记:“首次担任引导员时,我因紧张遗漏了关键反馈环节。但正是这次‘失误’,让我意识到引导员必须具备‘预判-响应-复盘’的全流程管理能力。未来,我将把这种‘容错-改进’的思维带入日常教学,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试验田。”

未来工作展望

此次研修不仅是教学技能的提升之旅,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革新风暴。我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将BOPPPS的精髓融入教学实践,同时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为推动学校“课堂革命”与教学质量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学院路288号   邮编: 150025招生电话:0451-88128888

Copyright © 2016 黑ICP备05002782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