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华德学院扎根龙江大地办学,主动融入黑龙江省建设“六 个龙江 ”、推进“八个振兴 ”、构建“4567 ”现代产业体系目标 任务,确保学校事业发展与龙江振兴同向发力、 同频共振。艺术 与传媒学院党总支( 以下简称 “ 党总支”)着力推进党建与业务 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党建与业务同谋划、 同部署、 同推进。坚持 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持续提升人才培养和社 会服务能力。通过积极主动协同社会资源举办冰雪赛事、文化传 播等活动、参与企业产品设计、建立建强美育阵地、服务乡村文 化建设等,努力创新服务社会平台路径,持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水平,不断产出服务社会成果。为助力龙江冰雪经济和文旅产业发展、助力艺术人才培养、培育社会美育风尚、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赋能“大美龙江 ”建设,推动文化强国持续贡献力量。
一、传播冰雪文化,赋能龙江文旅
一是深耕党建品牌建设,丰实冰雪赛事成果。党总支深耕“艺 媒问道”党建品牌,将其与 “德雪艺”校园文化品牌融合建设, 在艺术教学与实践中融入红色元素,促进红色文化育人,鼓励师生党员带头参加各级各类冰雪雕赛事的同时,努力发挥学科专业 优势及专业特长服务社会。与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美术家协会、 哈尔滨市太阳岛风景区资产经营公司、伊春森工集团朗乡林业局 等单位携手已连续举办五届“华德杯 ”全国青年冰雕设计大赛及展览。近年来,教师党员多次参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及兆麟公园景区的规划设计,期间建立 “华德杯”冰雕工匠义务服务站,帮助完成兆麟公园冰雕作品制作和修复等工作,同时参与冰雪雕作品的讲解工作。党员教师设计的亚冬会吉祥物作品入选第九届亚冬会吉祥物前 4 名作品。 以师生党员为主体成员的绘画团队参加了 “ 同梦同心 彩绘青春”哈尔滨青年“喜迎亚冬盛会 共绘百米画卷”主题活动,积极为营造关心亚冬、参与亚冬、服务亚冬、喜迎亚冬的浓厚氛围助力。二是丰富党建活动载体,助力冰雪文化传播。举办“把冰雪艺术带进校园,把冰雪故事带给孩子”主题冰雪进校园活动,走进哈尔滨市第 113 中学,传播冰雪文化、 展示冰雪作品,讲述冰雪故事,推进银色教育。与伊春森工朗乡林业局公司共同策划 “ 艺术朗乡 · 冰雪畅享”冬季文化休闲之旅活动,填补“大美龙江 · 艺术朗乡”冬季活动空白,帮助完成伊春新东林场旧厂房 “源 ”421 美术馆的规划改造,有效助力打造城市冰雪文化品牌形象、传承与发展龙江冰雪雕塑艺术,推动“冰雪+ ”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建设,助力龙江冰雪经济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四届“华德杯”全国专业冰雕艺术展朗乡展区颁奖现场
二、支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党总支积极发挥党建优势,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聚力推进“三 个赋能”。一是赋能企业发展。党总支积极推动“设计+ 乡村振兴”, 与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签署《党建结对共建协议》,在元宝村建立 “创意设计产业实践基地”,为元宝村设计了 “土改稻香” 品牌 “元宝村稻花香”大米单品包装、礼品盒包装设计,从农产品品牌战略推广等方面助力乡村企业发展和文化传承。二是赋能文化建设。教师党员带领以学生党员为主体组建的 “ 艺心”志愿服 务队,在双鸭山市宝清县四新村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帮助村文化展览馆建立了在线展示平台,并完成村公共楼体墙绘装饰画,助力提升乡村魅力。三是赋能文旅规划。师生党员充分发挥艺术设计、传媒策划等专业优势,深度参与哈尔滨市双城区汽车博物馆的建设工作,完成了该博物馆装饰风格定位、展陈空间布局、展品动线规划等整体设计方案,通过专业的创意设计助力提升博物馆的文化展示力与游客体验感,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党员教师帮助元宝村企业设计的大米包装效果图
三、深耕以文化人,培育美育风尚
一是培育美育风尚。 党总支推进 “ 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与哈尔滨画院共建美育基地,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职能优化,通过创新美育新模式,举办展览讲座和开展参观赛事等,打造 “高 起点、高标准、宽领域”美育育人平台。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参加全国中青年油画展等文艺活动志愿服务,开阔学生专业视野、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着力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赋能优秀文化传播和社会文艺工作。二是弘扬传统文化。党总支着力创新载体,助力非遗传承,牵头举办“传承龙江非遗, 弘扬民族文化”——非遗进校园大师讲座暨师生赫哲族鱼皮创意设计作品展。组织成立艺媒问道鱼皮技艺社团,定期举办非遗作品制作比赛与展览等。2024 年党总支策划了 “ 鱼皮画进社区”活动,党员教师带领学生走近哈尔滨南岗社区,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画的制作与传承分 享活动,受到社区领导与群众广泛好评。党总支书记还带头完成了 “高校赫哲族鱼皮技艺人才的培养研究与实践”省级科学规划项目。截止目前,学院党员教师组织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短片22部。

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党员赴哈尔滨南岗社区开展非遗传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