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内,哈尔滨华德学院“石榴籽”合唱团的80名学子以互动合唱《如愿》惊艳亮相“烽火燃宏志・青春绘山河”全省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展演。本次展演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极光新闻共同主办,是黑龙江省深化高校“一校一品”文化涵育工程的重要举措。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等相关领导及800余名师生代表现场观看,极光新闻全程直播,让全国观众同步感受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舞台上,现代学子与投影中抗联战士的“隔空对话”,星星灯点亮的精神星海,将抗联精神与青春担当融为一体,不仅赢得全场掌声,更让红色传承的思政力量直抵人心。这场精彩演出的背后,是哈尔滨华德学院多年来深耕思想政治工作,以红色铸魂为引领、文化浸润为路径、“五育并举”为抓手的育人实践缩影。
三维发力构体系 协同育人显实效
学校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新格局。在全员育人层面,搭建“校—院—班—宿舍”四级网络,推动专业导师进寝室、青年教师进班级、党政干部进课堂,组建多元化育人团队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通过“青蓝工程”完成45名新辅导员思政培训,以“班风学风共促小组”实现思想与学业指导全覆盖。全过程育人中,打造“入学启蒙—日常培育—毕业赋能”完整链条,新生“启航计划”与入党启蒙教育筑牢思想根基,“书记校长访企拓岗”助力就业率多年稳定在30%以上。全方位育人则整合校内外资源,以“一专业一赛事”激活科创活力,搭建“学工—教务—后勤”联动机制,“接诉即办”解决学生诉求300余件,让思政工作渗透教育教学各环节。


2025年秋季学期开课首日,党委书记白云龙、校长李长威深入课堂

第二期“青蓝工程”导师为学员赠送“成长书籍”

党委书记白云龙带队赴哈尔滨工大卫星有限公司、哈尔滨恒达交通设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

校长李长威带队与天津经开区开展共建“哈尔滨华德学院实习就业基地”

学校举行2024-2025学年“一专业一赛事”活动表彰颁奖盛典
五育融合强素养 全面发展育新人
学校以党建为引领,将“五育并举”方针深度融入思政工作,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德育上,校长、院长讲授“开学第一课”,“课前五分钟演讲”紧扣时代主题,200余场专题教育与30余场爱国主义宣讲厚植家国情怀。智育以学风建设为核心,通过“科技类竞赛”“学业帮扶小组”与“企业导师进班级”联动,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学业攻坚。体育方面,新生军训、国旗护卫队训练与37场体育赛事,累计吸引2万余人次参与,让阳光运动成为校园风尚。劳育聚焦实践赋能,“劳动实践课”采用“理论+实践”模式,学生每日参与校园卫生维护、宿舍美化等劳动,在实践中凝聚建校爱校力量。心理育人依托“五色育心・沁心计划”,通过“蓝色育德、黄色启智、红色健体、绿色润美、橙色践劳”五大板块,年开展47场活动,覆盖20900人次,为学生身心健康筑牢防线,实现五育协同育人的良性循环。

校长李长威为2025级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学生进行“课前五分钟演讲”

学校首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比赛现场

2025级新生军训

第七届学生体育联赛开赛

学校开辟劳动实践园地
红色铸魂守初心 阵地育人传薪火
学校深耕红色教育,以多样化载体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构建“节点+常态”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坚持每周一升国旗,在重要纪念日开展“我与国旗合个影”“红歌传唱”等40余场主题活动,强化情感认同。创新“四馆一廊一课堂”沉浸式教育模式,打造东北烈士纪念馆分馆、雷锋纪念馆、教育家纪念馆及国防教育广场为核心的红色育人阵地,校园文化馆入选全省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累计接待参观7万余人次。组织师生赴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宁抗联遗址等开展现场教学,邀请“时代楷模”曲建武、退伍学生开展12场宣讲,覆盖8000余人次,通过“诵读英烈家书”“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让红色精神入脑入心。学校与哈尔滨新区、东北烈士纪念馆签订协同育人协议,学校红色教育经验获主流媒体及省委教育工委简报报道,成果获评全省民办学校党建思政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

“我与国旗合个影”主题打卡活动

校外辅导员孙凤来为来校研学学生讲述雷锋故事

“时代楷模”曲建武到校作专题讲座

媒体报道
从展演舞台上的红色传情到校园里的日常育人,哈尔滨华德学院将思政工作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以协同育人强根基、五育并举提素养、红色铸魂育情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未来,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锚定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初心使命,深化 “大思政” 育人格局,以 “行走的思政课” 为载体,推动课堂与实践深度融合,创新沉浸式、多元化育人路径。让思政教育浸润校园肌理,铸魂育人、赋能成长,培育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