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让广大师生深刻体会革命先辈们的艰辛与不易,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学校食堂开展“重温历史 忆苦思甜 缅怀先烈”红色文化教育宣传活动,师生通过品尝革命年代粗粮简餐,重温红军时期的艰苦岁月,在舌尖上感悟历史,在行动中践行勤俭精神。

上午11时,食堂专设档口前排起长队,师生现场免费领取糙米窝头、红薯饭、南瓜汤、野菜等菜品……这些由食堂师傅们精心设计还原的餐食,再现了革命时期红军战士“红米饭、南瓜汤”的饮食风貌。

在物品展柜中还摆放有承载着老一辈记忆的粮票、副食品券,吸引师生驻足观看。

“窝头口感粗糙,但想到先烈们连这些都吃不上,瞬间觉得格外珍贵。”智能制造工程学院2023级学生王新然表示。经济管理学院2022级学生陈欢说“咽下这口糙米野菜,才真切体会到革命先辈的艰苦岁月,今天我们碗里的每一粒白米饭,都浸透着他们当年的血汗与信仰,真正的‘网红食品’应该是这种承载着精神钙质的革命饭食。”

这堂“特殊”的沉浸式体验,打破了时空壁垒,使教科书上的“艰苦奋斗”化作喉头的真实触感,将抽象的革命精神转化为具象的生命体验。近年来,哈尔滨华德学院创新思政育人形式,通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将思政课堂从教室延伸至历史现场与现实生活,使红色精神入脑入心,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未来,哈尔滨华德学院应继续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延伸领域,推动“沉浸式思政”向“终身化育人”升级,构建“红色基因+时代精神+实践砺行”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让思政教育从“入耳入眼”到“入脑入心”,最终化作青年学子“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自觉行动。